来自:卡巴一下 人气:118 2013-11-28 17:31:03
人类具有集体意识 或可以彼此心灵感应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1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为什么人们会在某人打电话之前恰好想到他,或者“有预感”某件事即将发生?有人认为这是巧合,而其它人将其称为第六感,这或许是因为集体意识所致,这一术语是某些科学家用于描述人类和动物的习惯,它们通过心灵感应彼此共享行为和想法。
2010年的一篇报告宣称已经证明了这种意识性,某种情况下它也被称为精神能力,存在于人类身上。这一论调引起了轩然大波,近期的报告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集体意识的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海姆(émile Durkheim)于1893年首次提出。迪尔海姆的定义涉及了对某些道德和社会准则的共同理解,这是基于人们相互模仿彼此,明确的将这些行为传递给他人,或者认同某些想法以获得认同感。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认为这种集体意识可能是在物种之间非明确性的发展和传播,主要是通过心灵感应或者“超自然”形式。例如南非的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莱尔·华特森(Lyall Watson)和他的科研合作作者劳伦斯·布莱尔(Lawrence Blair)于1975年提出的第一百只猴子现象。华特森和布莱尔利用日本猕猴的行为支持他们的论点。在20世纪50年代,幸岛的猕猴学会了如何洗番薯并将这种技能明确地传授给群体里更年轻的后代。
据华特森和布莱尔表示,这种行为随后传播到临近的一个岛上,另一组猕猴群体被观察到也出现了这种行为,而这两个猕猴群体彼此似乎从未接触过。他们认为这些猴子共享了集体意识,或者称为“共享心智”或者“蜂巢心智”,也即这种行为是通过心灵感应而被共享的。近日在蓝冠山雀身上也观察到相似的行为。这种鸟类共享的是打破牛奶瓶并从顶部喝牛奶的技能。
尽管这一行为首次是于2011年在南安普顿被观察到的,但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里的相同物种的相似群体也表现出同样的技巧。虽然这些群体从未彼此接触过且没有迁徙过。在2010年出版的一篇科学期刊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达里尔·贝姆(Daryl Bem)教授声称他已经证明了人类也存在这些鸟类和猴子表现出的相似的心灵能力。
贝姆教授打算通过9项实验调查“psi”,也就是心灵心理学(parapsychology)。在其中一项测试里,学生们被展示一系列需要记住的词语。随后他们被要求尽可能回忆这些词语,最终随机挑选一些词语要求他们拼写出来。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更容易记住其中某些词语,而这些词语往往是那些随后他们必须拼写出的词语,这暗示着未来事件的发生会影响他们记忆的能力。
在另一项实验里,学生们被展示了电脑屏幕上的一张包含两副窗帘的图片,且他们被告知其中一副窗帘隐藏了性爱图片,令人惊讶的是,学生们异常多的选择了隐藏性爱图片的窗帘,“这种倾向性完全不能用运气或概率来解释,” 贝姆教授说道。
更重要的是,这张图片的位置是由电脑随机分配的,直到学生们选择了既定窗帘后电脑才确定具体的位置。对于相信超自然现象的人来说,这暗示着学生们影响了未来的事件,这种概率与纯属运气以及统计波动的结合效应之间的比率是740亿比1。贝姆教授进行了9项不同的实验,涉及了1000多名被试者,其中只有一人没有选择相信心灵理论。
除此之外,科学家鲁伯特·谢尔德雷克(Rubert Sheldrake)已经创造了实验,通过网络和电话测试集体意识以及心灵感应理论。例如,他相信全世界各地上百人甚至上千人都经历了被监视的相似感觉,这绝非巧合。
然而,很多人对此持怀疑态度。针对日本猕猴的例子,作者罗恩·阿蒙德森(Ron Amundson)否认了这种超自然的论调,他认为不可能完全确定这些不同群体的猴子彼此从未见过。他还补充说道,人类的干预在这些技巧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为在科学家给猴子番薯之前,它们从未看过或者学过如何洗番薯。此外,猴子并没有共享集体意识,相反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思想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大脑。
这是微小的区别但暗示着当面对相同的问题时,猴子可能会尽可能采取最合适的方法。这也可以用于解释蓝冠山雀之谜,这些鸟类需要牛奶,它们观察牛奶瓶并试图解决面对的问题。
2012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斯图尔特·里奇(Stuart Ritchie)教授想要应用贝姆教授声称的人类心灵力量来测试和挑战他的发现。他们重复进行了贝姆教授的实验,利用相同的电脑软件,却无法重复他的实验结果。“我们一无所获,”里奇说道。“这很可能是统计波动的问题,有时候我们会获得一些虚假的积极结果。”然而,里奇教授无法解释为什么他的结果如此大相径庭。贝姆教授声称里奇的怀疑主义可能影响了结果,但随后里奇对此表示否认。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