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大连金州剪纸艺术传承 新时代年轻人需继承传统艺术
2013-09-22 人气:754 喜欢:19
文化传承 大连金州剪纸艺术传承 新时代年轻人需继承传统艺术
在很多人的儿时记忆中,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买来红纸,老人们手拿剪刀,坐在床头挥几下,就能剪出一张张漂亮的窗花或福字。据史料记载,其实从唐代开始,金州地区就有了剪纸艺术,并代代相传。金州剪纸不仅有辽南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包含了山东剪纸的特点,2005年更是被列入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金州剪纸传承人郝传松为使更多人了解传统的金州剪纸,还开设了金州中小学美术教师剪纸培训班。
支持单位: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名称:金州剪纸传承人:郝传松历史追溯:唐朝起至今
郝传松很享受剪刀下的古老剪纸艺术。
走访中了解剪纸艺术
1980年,部队出身的郝传松凭一手精湛的人物国画技术,被分配到金州区文化馆工作。“当时金州地区的农民年画和农民版画很有特色,于是我开始研究起了民间绘画。 ”其间,郝传松发现农民画的元素很多是由民间剪纸的图案演变而来。
1985年,郝传松到金州民间进行调查走访,但由于当时对剪纸技艺并不了解,所以郝传松还并不清楚哪些剪纸具有金州地区的代表性。1992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首届民间美术助教研修班,郝传松报名参加。1994年毕业后,郝传松对民间剪纸有了深入认识,随后再次深入民间调查。这次他真的在金州地区找到了多名民间剪纸的传承人。“当年山东人闯关东,所以大连地区除了辽南剪纸技艺,还有很多山东剪纸的民间艺人。 ”郝传松说。
求教于多位民间老艺人
1994年的一天,一名中年女子拿着几张剪纸作品找到了郝传松,这些作品属于对折型,镂空很少、风格粗犷,其中包含很多民间符号。“像鹿头花、生命树以及椒刺刺、盆花为主的阴性符号都是在学校教材中才能看到。”郝传松喜出望外,得知作者正是这名女子的母亲、居住在向应街道的老人郑金翠,金州本地人,她的剪纸技艺是家里祖辈传下来的。郝传松向记者介绍,在剪纸艺术中,花代表阴性,鸟代表阳性,而花盆中种植石榴树、桃树等形象是象征多子多福。
之后,郝传松在调查中又找到了一位名叫高贵兰的民间剪纸艺人。与郑金翠不同,高贵兰的剪纸风格线条细腻,线线相连,有强烈的装饰图案效果。
据郝传松介绍,高贵兰老人上世纪30年代随家人闯关东来到大连,居住在当时金州的二十里堡地区,并跟母亲学会了传统的剪纸艺术。“老人没事就会在家剪纸,还将剪纸传给了孙辈和邻居街坊。 ”看着这些只有美术教材上才有的剪纸图案,郝传松决心向两位老人学习传统剪纸。
体验剪刀下的镂空艺术
“从唐代开始金州地区就有了剪纸艺术。 ”郝传松说,当时人们用树叶、树皮、兽皮或金银铜薄片等自然材料,雕刻出各种镂空图案用于装饰,这就是金州剪纸的雏形。
郝传松从金州一座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得知,郑金翠老人剪纸中的很多图案,都与几千年前劳动人民雕刻的图案相同。“郑金翠老人的剪纸是纯正的老样式,在辽宁地区都很有代表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郝传松记住了两位老人剪出的古老图腾,并可游刃有余地将这些民间符号剪出来。郝传松说,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用最常见的剪刀和刻刀雕刻出多种不同的图案,细微处犹如春蚕吐丝,粗犷处犹如大笔挥墨。
2012年,郝传松打算再搜集几幅郑金翠的剪纸作品,却得知老人刚去世不久,而老人的儿女由于不了解剪纸艺术,将老人的作品全部丢掉了,这使郝传松十分惋惜。
开培训班教剪纸
郝传松从1980年开始,陆续在金州区各街道乡镇开展了剪纸培训班,有村民的剪纸作品还获得了辽宁省剪纸比赛的二等奖。而郝传松逐渐发现,参加培训的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 “长远看这无法真正地将金州剪纸传承下去。 ”
今年5月,郝传松所在的金州文化馆举办了首届金州区中小学美术老师民间艺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老师达到百余名。“美术老师不仅有美术功底,还有很好的创作水平,如果他们学会金州剪纸,就可以将这项技艺教给学校的学生。 ”
目前很多学校已将剪纸设置为校本课。“从学生一年级时,我们就教他们剪窗花这些简单造型,等学生三年级时,我们就会教他们满族传统剪纸造型——嬷嬷人。 ”参加培训班的金州中长小区美术教师王新宇表示,孩子们对剪纸表现出了极大热情,还会在放假休息时将剪纸技艺教给自己的父母。
评论
评 论